不可否认,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,阅读习惯已渐渐改变。
短小、图文并茂的文章往往更能获得青睐,长长的阅读文本则时常让人难以驻足。
有人担心,互联网在改变人们传统阅读习惯的同时,会使人们丧失深度阅读与深度思考的能力,让人们变得浅薄。
这种担心是否确切呢?
也许,下面几位老师的阅读方式,可以给我们更多答案。
碎片化时代,我这样“读书”
魏勇
在大数据时代,阅读正在发生革命。传统的正襟危坐式阅读正在被马桶上的阅读、移动互联网视频、公交车上的阅读和自驾时的听书等碎片化阅读方式取代。
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书籍正被视频取代,用眼睛看书的方式正在被耳朵听书的方式所冲击。
看视频
我现在就很少看大部头的书,一是因为很难挤得出整块时间,二是因为视力下降太快。不过,有些艰涩而信息量大的书却又是人所必须的,怎么办?
一是看视频。最近刚看完兰州大学公开课的海德格尔思想研究讲座,终于搞清了人为什么需要“体验思的在场”。
看累了,打个盹,醒了接着看。若没看懂,就倒回来重看。吃饭时看,做菜时听,还不耽误做家务。
这还是因为我一个朋友送了我一个小米盒子,小米盒子把电视屏幕与互联网资源连接起来,给了我很大的方便。
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公开课和纪录片资源,我很喜欢看对话类节目,比如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与柳传志、王石、任志强、俞敏洪等人的对话。听聪明人聊天是人生最大的享受!
听书
除此以外,就是听书。我喜欢开车时和睡觉前听书。以前一堵车,心里就烦的不得了,恨不得把前面的车撞开。
堵车时什么都干不了,不能打瞌睡,不能看书,不能运动,世界上没有比堵车更无聊的事情了。自从有了听书软件,心情就平静了,虽然堵,但俺有事儿做。
霍金的《时间简史》我大多是在堵车时听完的。听书的好处是,可以随时走神儿,音响一直播放,今天没听懂,明天再来,没有进度,不需要计划,反正用的是垃圾时间。
开车时,不建议听小说一类书籍,因为小说的信息量太小,反复挺容易乏味,而哲学、科学类的书籍的优点是,可以反复听而不乏味。因为每次听的时候,都有很多概念和论断不理解,都为下一次重复听留下了空间。
另外,锻炼身体时也可以听书。比如,从海淀区的北太平路走到石景山万达广场,勒庞的《乌合之众》可以听完一半,波普尔的《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》能听三分之一。许多经典的书籍我就在锻炼的过程中得到了复习。
总之,阅读的碎片化和多样化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,降低了阅读门槛,促进了知识的传播,唯一的问题是,视听资源还不够丰富,缺少专业大公司来做书籍的视听资源,把平面信息变成立体信息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。
我这样破解“白读书”现象
田冰冰
你确认你真的读过很多书吗?原谅我这样追问非常不礼貌。但,这是对话的起点。
买过三五本,粗枝大叶翻过几下,是不足以产生任何的化学反应的。那针对这样的“白读书”现象,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呢?
书订读书目标,打卡激励,阅读氛围造起来
“书非借不能读也”的时代随着我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已经渐行渐远了。靠借阅,靠偶遇,靠赠送,都不足以维系阅读习惯,还是老老实实去买,哪怕一个月的一本两本,定期购入,是盘活救旧书柜的有效方式。
买书要有目标,读书也要有目标。给一年的阅读计划订个小目标,从每月一本书开始,月初开启,月末打卡,读完一本书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,还是那句话,像对待学困生一样来对待自己。不贪多求全。工作忙时,哪怕只读三两页,都是了不起的坚持。
书不一定都要读完的。书照样可以边读边丢。出差时带本订阅的杂志,路上看完就丢掉了,有效利用车上空闲时间,给了杂志阅读的时间出口;只有某些章节对自己有用的书,那就只读某些章节。有时候果断丢弃也是对你自己的时间负责。
精心挑选书目,反复阅读,对比自省品起来
选对书目,能促进阅读的实效。
读读得下去的书,不要介意别人对书目鄙夷的眼神。只有先读得下去,才可能有明天的读得深入。在很多思绪并不宁静的时候,这类开卷便有收益的“快餐”也是不错的选择,既对我改善自己的办公状态很有启示,书中的话语体系对于我帮助新班主任的呈现方式上也颇有启发。
读同行非常赞赏的书,有时是个不错的选择。从别人推荐的书中遇到颇感对路的作者,然后溯源而上,通读该作者多本著作,常常也有不小心挖到宝藏的惊喜。
十年前,我在重庆精典书店,买到了同事介绍的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,这也让我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一路读来,从《一生的学习》到《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》《爱的觉醒》《心灵自由之路》……我几乎翻遍了克氏中文版本的所有著作。
读有疗效的书,是自我调整的“大补神器”。在我最分身乏术的时候,朋友推荐了《精要主义》,这本书我反反复复读了五六遍,它对指导我们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,倡导“在合适的时机,以恰当的方式,追求合适的事情”,帮助让人们重新掌控自己的选择权,自主决定如何支配宝贵的时间和精力,而不再是许可他人替我们作出选择。这样的遇到,颇有“一本顶十本”的效力。
读跨界的书,是开拓思路的有效渠道。跨界地读,看看不同行业的理论与经验带来的启示,揣摩作者解决问题的思路,思考把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案,可以怎样转换到教育领域中来。这种搬家式读法,也能帮助我们触类旁通。
找个读书伙伴,定期聊聊,口头表达说出来
读书也得有个伴儿才好,即使你是很耐得住阅读寂寞的人。
阅读总是一个向内输送的过程,在阅读的过程中,我们的大脑也在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着积极的思考。
恰恰是这样昙花一现的有益的思考,是阅读过程中积聚在脑海中的模糊的想法。只有通过语言的初步组织表达出来,才自然而然经历了经验梳理重组的过程。
“呃……这书我读过了,挺好……”要我说点儿什么,对不起,我也说不清楚。正是要找个渠道,把这种模棱两可的思绪表达出来,从某一句让人非常有启发的观点开始聊;有某一个可以借鉴的做法开始聊;甚至从非常不赞同的观点开始辩驳……针对书目一起嬉笑怒骂,观点碰撞中推进思考,无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对话。
有时,你会发现,你的阅读收获,就是你讲出来的那一部分。
学走书中经验,转化实践,放到现场做出来
不同形式的阅读中,我们都会发现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之谈,千万不要介意拿来主义!!!
如果能把别人的经验,恰如其分地转化在教育现场,那实在是太美妙的事情了。
从朋友圈中发现同事的微信公众号上,学生们纷纷用视频传递过年的祝福,想起年前自己也有类似的想法,却还无暇落实。
那也无妨,直接借助便捷的网络平台,把这样的功课补起来。不经意间,每一个人都可能发挥着辐射作用。受益的是学生,精彩的是现场。
从《中国教育报》《人民教育》《新校长》《星教师》《班主任》等报刊杂志的官微上,定期阅读到不同名师的治班经验,不光看热闹,找到相契合的地方,记上几处,回到班级里尝试着用上一用,因地制宜,活学活用。
读了能用,读了有用,自然越读越有兴致,越读越有动力。
转化重要观点,纳入体系,定期归位写出来
适时把阅读速度慢下来!!
把读到的新知识和自己的经验进行链接,转化重要观点,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摘抄,而是结合已有教育经验,纳入自己的思路体系。
无论是纸质书籍,还是电子书,随手写自己读书感受,是非常重要的,这正是把作者经验与个人经验链接起来的最自然的对话方式。
一般情况下,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是浮于表面的、肤浅的。而我们一旦准备将某个案例、某个问题、某件事情通过文字来表达时,就会对这一具体问题认真思考、深入研究、由小到大、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地揭示问题的实质,从而达到深化问题研究的目的。
不仅如此,常常把读书笔记定期做个整理入库,纳入到个人研究领域的菜篮子当中,定期来个整理归位。让自己在某一研究领域的素材越来越丰厚。这样的素材的积累,也在垒高你研究的厚度。
教师如何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节奏?正是把阅读当成必不可少的专业习惯与技术支持,用有效的阅读去撬动个人专业化发展的不断升级。
我似乎一直在做这样一件事
带上一本书去旅行
吴泓
很多年前,友人拷给我一部电子版高尔泰著的《寻找家园》。当时看这本书,没有多少亲历的感觉。
一年的暑假,我到了兰州,当地朋友送了我一本高尔泰的《寻找家园》。
一路西行,我不时翻看这本厚厚的书,读着高先生当年怎样来到兰州,怎样又写下了《论美》,怎样又被流放到“夹边沟”……
满眼的是土黄色和望不到尽头的沙石土块,偶尔也看见远山的铁黑、尖锐,我在想象着高先生笔下当年的兰州、酒泉、敦煌、玉门关、阳关……
当然,还有高先生当年待过的“夹边沟”。我努力地在地图上寻找着这些名字,很多很多我都能够找到。
西行之路我有很多感受。我在想,在那个没有今天交通工具的年代,人们需要怎样的体能和勇气去穿越这茫茫大漠?
而当年,真正走到这大漠边关,走出这黄沙漫漫,那些唐诗中焕发出来的英勇豪迈之气又是怎么生发出来的?
敦煌往西行的很长一段路,我看不到一点人的痕迹。一望无际的尽是寸草不生的荒漠,而那眼前不时突现的是一幢幢、一列列、立于荒原之中犹如鬼影一般的土堆——据说那就是传说中的“魔鬼城”了。
如果我再往前走,那就是罗布泊了。这对于常年生活在江南的我来说,这里的一切景和物,都太出我的意外了。
这也让我生出许多的“胡思乱想”来——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,必定有一个荒凉的“远方”吗?一个凤凰涅槃的人生,必定要让人历尽艰难困苦方能寻觅到的自己“家园”吗?
我想起了北欧国家人们脸上的阴郁和南欧国家人们脸上的灿烂,想到了俄罗斯漫长的冬天人们的面部表情,想到了冰岛那条通向“世界尽头的路”……
又要原路返回了。一路东行,当逐渐能看到了绿色,我的心才会稍稍缓解下来。而记下以上这些文字,我突然会想起“带上一本书去旅行”这样一个话题来。
这些年,和学生做语文专题学习,我似乎都在做这样一件事,那就是“带上一本书去旅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