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堂文化

课堂管理 1122 2018年05月25日

 

比起环境文化、制度文化,课堂文化更要重视

 

相当长的时间里,学校文化建设重在理念、环境、课外,课堂文化建设的改革并没有真正提到日程上来。这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又一关键。陈宝生部长说:“课程修订是龙头,龙头舞起来,教材、教学、考试、评价等组成的龙身、龙尾才能摆起来。龙头舞起来,龙身动起来,龙尾摆起来,才能充分发挥综合育人的作用。”现在,义务教育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在推进,高中新课标已经公布,招生考试改革业已启动,关键在于学校怎样落实。我想,学校课堂文化建设的深化是舞动龙身的重要环节。

 

课堂教学水平是学校教育水平的集中体现,而课堂文化又是课堂教学水平的集中反映。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,不仅要重视学校的环境文化、制度文化,更要重视学生每天在学校度过主要时光的课堂文化。

 

经过了二十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,特别是经过了新课改的推进,中小学课堂教学整体面貌已有了大的改观,课堂文化发生积极的变化,这些变化在课题研究与研究课上取得的成果比常态课更为明显。但是,在相当一部分学校,课堂文化建设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,传统的质量观和由此形成的课堂文化仍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;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,研究课课堂的活跃与精彩并没有真正取得生动、主动、活泼学习的实效。

 

课堂文化建设,就是创造培养好习惯的环境

 

 

基础教育的课堂文化建设不能偏离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,不能脱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。习惯是基础素质的重要体现。叶圣陶说过:“教育是什么?往简单方面说,就是培养习惯。”因此,我们也可以说:“素质教育是什么?往简单方面说,就是培养好习惯”。那么,课堂文化建设往简单方面说,也就是创造培养好习惯的环境。

 

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。我们所讲的习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:一是反应倾向,二是思维习惯,三是行为习惯。

 

一是反应倾向,这是道德水准的反映。个人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体现人的价值判断习惯。培养良好的反应倾向就是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印在脑海里,落实在行动上,成为评价事物,和践行的自然的根深蒂固的价值标准,这才能取得立德树人的实效。我们今天倡导中华传统美德教育,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,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。

 

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,中小学生需要背诵的古诗文共208篇,1到6年级75篇,7到9年级61篇,10到12年级72篇。国格立足于国人的人格,人格的塑造又要以国格为依据。

 

当代中国的国格从本质上讲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,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体现。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灵魂与智慧的结晶,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是人格教育的重要教材。因此,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是当前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,是形成学生文化自信反应倾向的重要途径。

 

让课堂充满“三声”:笑声、掌声、辩论声

 

二是思维习惯,这是智力水准的反映。大多数时候,人们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。惯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快捷的认知和适应周围的世界,也有助于遵守社会的行为规则。但是,如果成为一种刻板思维定式,就难于突破常规,进行新的创造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是重要的,特别是对于年岁小的同学。但是,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,获取特定知识已经变得容易了,况且知识爆炸时代知识也在迅速老化更新。因此,正在实现从“知识传授”向“能力发展”的教育转变。

 

现代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培养能力,特别是思维能力、实践能力、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。在课堂中倡导以问题为纽带,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,使学生改变被动的盲目的接受型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,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,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,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。有些专家提出,Critical翻译成批判性容易产生误解,因为人们常把批判理解为否定。实际Critical并不是否定的意思。

 

所以,近年来许多专家将它翻译成审辨性或者评判性,这确实更接近本意。所以,现在常用审辩性思维的提法。审辩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记住知识,更要勤于思考;不仅要求掌握技能,更要善于思考;不仅要求唯一答案,更要多个角度思维;不仅要求答案正确,更要要求答案真实;不仅达到规定要求,更要具有新意。

 

审辨能力的培养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,就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,善于质疑,善于比较,善于分析,善于综合,善于实践,从而构建课堂的审辩文化,使课堂充满三声:笑声、掌声、辩论声。

 

改革最终必须发生在课堂上

 

三是行为习惯,这是行为水准的反映。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行为,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的某种动作,像生活习惯,学习习惯,锻炼习惯,交往习惯等等。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,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,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。所以课堂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
 

“习惯”不是单一的素质,反应倾向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,思维习惯影响着学生思维方式,行为习惯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。因此,习惯是基础素质的重要体现,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,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。

 

爱因斯坦说过:“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,剩下的就是教育。”高尚的道德,科学的思维,良好的行为,最终要归结为养成一种习惯,否则就会“忘掉”而不会“剩下”,也就不会真正成为教育的成果,因此,从某种角度看,好的习惯的养成就是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的质量标准。

 

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看重的是结果,从而,过程的研究并没有引起重视,甚至为了取得好的成绩,采用了不科学甚至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手段。而习惯的养成则在过程之中,因此,课堂文化建设就成为关键。

 

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创设了一种宽松、和谐的氛围,一种尊重学生、尊重不同意见的环境,这和阳光与空气对于万物生长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样,是学生人格、智慧、能力生长必要的环境与氛围。改革最终必须发生在课堂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