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怎么办?
——小学数学新授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
三年前一次偶然的邂逅,我第一次走进“问题化学习”的课堂。坐在教室的一隅,看到学生积极地提问、主动地思考、热烈地交流,貌似平静的我,心中却已掀起巨大的波澜——做老师的常说:学生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。人类对于问题的探索,是一种本能,我们要做的,就是呼唤出学生的这一本能,使其在课堂中自然地流露,自由地生长,热情地迸发……当理想中的课堂呈现在我的眼前,这一刻,注定了我对“问题化学习”心有所属。三年来,我成了问题化学习团队忠实的追随者与坚定的实践者,追求不止,热爱如初。
新授课的教学,由于学生对新授内容缺乏了解,或是对所学新知的意义不甚明了,往往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。这时,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素材(或是在课堂生成中选取材料),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产生疑问,提出心中的真问题;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,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地发现问题;当学生对新授知识难以突破或缺乏认识时,教师还可以通过步步深入的“逼问”、启发式的“热身”问答,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。
1.对比呈现,“异”中生“疑”
对于一个新的学习内容,教师通常需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情境或是学习素材,引导学生观察、对比、思考,从而在观察和对比中发现问题,提出问题。教师在教学时,要善于从课堂生成中捕捉有效资源,将其呈现,让学生在对比中产生心中的真问题。
例如:三年级第一学期《两位数被一位数除(竖式计算)》,除法竖式的算理及算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,因而,“除法竖式为什么这么列?其中的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?”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。
我在教学这节课的过程中,先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48÷2,随后根据学生情况,把两种主要的解答方法呈现在黑板上:
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第一种方法,被除数、除数、商一目了然,小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家长事先教过,列出了第二种算法,但对算理不甚了解。
我让学生观察两种计算方法的异同,问:“对于第二种算法,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?”
学生1:为什么“4”的下面还要写一个“4”,“8”的下面还要写一个“8”呢?
学生2:商不是“24”吗,为什么最后又要写“0”呢?
学生3:最后的“0”不是商,而是分完了的意思。
师:怎么看出分完了呢?
学生3: 8减8等于0,8根小棒分掉了8根,还剩0根。
师:是这样啊,那这两个8表示的意思一样吗?
生1:我明白了,上面的8表示原来有8根小棒,下面的8表示分掉了8根小棒。
生4: 2个“4”的道理也是一样的,上面的“4”表示原来有40根,下面的“4”表示分掉了40根。
师:分掉的40根是怎么算出来的?
生4: 2个人,每人分到20根,2乘20就是40。
生5:我有个问题,既然分掉的是40根,为什么不写40,而是写4呢?
我不置可否,顺着他的意思说:“你的意思4的后面得添上一个0。”边说边用红色粉笔在“4”的后面添上“0”。
生6:0不添也可以,“4”写在十位上就表示40。
生7:我也认为可以不添,2个十乘2是4个十,4个十就在十位上写“4”。
我问提问的学生:“他们的解释你接受吗?”他点点头。
师:的确,为了书写时方便,我们在竖式计算时,这里的“0”可以不写。(板书:“4个十”,同时将红“0”擦去。)
师:联系大家说的,谁能完整地说说这个竖式表示的意思?
生8:48÷2,先算十位,4÷2=2,就是把4捆铅笔平均分给2个人,每人分得2个十,2人共分掉了4个十,正好分完;再算个位,8÷2=4,就是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人,每人分得4支,两人共分掉了8支,也正好分完。
师:这种方法,既能表示出分的结果,还很清晰地呈现了分的过程,通常我们选择这种方法来计算。
除法的竖式计算比较复杂,和加、减、乘完全不同,学生初次接触,理解算理是关键也是难点。在反馈学生的尝试作业时,我故意展示了两种不同的列竖式方法,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发现差异,并提出问题:“为什么4的下面还要写一个4, 8的下面还要写一个8呢?”我及时抓住这一问题,让它成为这节课的核心问题,组织学生补充、质疑、评价,在学生的互相启发下,把算理和算法进行沟通,有效地突破了难点。
2.动手操作,主动质疑
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操作活动给学生创设了手脑并用的学习空间,让孩子的双手得到了灵活的施展,在动手操作的同时,学生的想象力、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展。自由的操作空间,时常能给学生带来成功的体验,更会产生不少个性化的课堂生成。
三年级第二学期《几分之一》的教学难点是“正确理解几分之一分数的含义”,而要正确理解“几分之一”,首先要正确理解“二分之一”。教学时,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张长方形的纸,让他们进行操作,活动要求是: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,再将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画上阴影斜线。很快,学生们就有了各种不同的折法:有横着折的、竖着折的、斜着折的,甚至还有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的……我把不同的折法呈现在黑板上:
我让学生进行观察,同时佯装不解地问:“奇怪,明明折法各不相同,为什么——”这时,有几个同学已经按捺不住了,异口同声地顺着我的话问了出来:“明明折法不同,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
呢?”这个问题,对于一部分先行的学生来说,是心里有了答案的明知故问;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,涂色部分的“异”和表达结果的“同”却是真正让他们感到疑惑的问题。通过操作活动中
不同的呈现方式,学生提出问题,把关注的焦点指向分数的意义,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。
教学活动继续推进,对分数的认识从二分之一扩展到“几分之一”。这一环节中,我布置了一个新的操作活动:“按要求凃出下面长方形的几分之一”。
学生很快就涂好了颜色:
我把学生的操作结果呈现在大屏幕上,问:“看看这些涂色部分,你们有什么疑问吗?”
一双双小手纷纷举了起来:“涂色部分都是3格,为什么表示的分数都不一样呢?”
两次操作活动的设计,前一次是在不同之中找共性(虽然涂色部分的形状各不相同,但都表示部分占整体的二分之一),第二次是在共性之中找不同(虽然涂色部分都一样,但由于整体不同,因而表示的分数也不同)。操作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图形的直观提示,让学生自然地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。
新授过程中,教师一旦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思考的空间,就将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兴趣,学生在双手得到自由的同时,大脑也会进行积极的思考。最终,当丰富的学习材料纷纷呈现时,学生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。
3.步步深入,“逼问”诱疑
很多情况下,学生的问题来源于老师的问题启发。由于学生认识事物的局限性,往往不能发现新知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在,形成需要突破的认知原点。这时,教师应以问促思,以步步深入的“逼问”,迫使学生进行思考,产生问题。“逼问”的方法可以多样,比如:“猜猜老师的问题是什么”,“你猜我的学生提了一个什么问题”等等。
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在教学《折线统计图》一课时,为让学生自主发现折线统计图的意义,采用了步步深入的“逼问”方式。
首先,俞老师让学生直观感知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异同,学生的基本认识是“样子换了一下,意思没变”。“样子变了”是一个为条形,一个为折线,而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好画、更简单;“意思相同”是都能看出数量多少,都能看出变化情况。从学生认识来看,学习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似乎只是为了画起来更方便而已,而对于其能够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,是没有认识到的。
俞老师启发学生:“有没有产生过问题?”
生沉默。
继续问:“为什么要变样子?”
生:“画折线比画条形容易。”(仍然停留在认识原点)
俞老师话锋一转:“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折线统计图?”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现实生活。
生:“在爸爸的股票中。”
师:“对,我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,父亲和母亲总是讨论股票‘走势图’,哪种统计图会叫‘走势图’?”
生:“折线统计图。”
师:“我的学生接着又问了我一个问题,你猜我的学生可能要提什么问题?”(再次把问题指向折线统计图的意义)
生:“为什么股票要选择折线统计图?”
以问促思,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关键。俞老师将话题转向现实生活中的股票,就是把限于形的外在讨论,引入到内在质的讨论,学生产生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了。
4.提前热身,逐步探疑
五年级正负数这一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,他们具备的前位知识相对较少,如果直接针对课题提问,学生可能会因为缺少生活经验而没有方向。何萍老师在教学这一知识时,先和学生进行了一番对话:
师: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正负数,同学们,有没有在生活中见过正数,负数?
生1:我在温度计上看到过负数。
生2:我看人家打牌的时候,输的人就记作负的。
生3:我在电梯里看到过地下一层用-1表示。
师:看来大家对负数还是有一些了解,请问在你了解的这块知识中,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是你不懂的,或者想要了解的?
简单的几个问答,唤醒了学生对于正负数(特别是负数)的生活经验,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这个知识在生活中并不陌生,而是有着比较普遍的应用。在学生的相互启发与作用下,他们关于正负数的经验被积极的调动起来,这时再针对课题提问,问题就自然而地生发了:
生1:负数和正数有什么区别?
生2:为什么要用负数,比如零下几度,直接写零下不就好了,干嘛非用负数不可?
生3:正负数怎么表示?
生4:正负数有没有用?
生5:正负数有没有最大的,最小的?怎么比大小?
生6:正负数的历史,谁发明的?
……
当学生对所学新知较为陌生时,教师不妨可以采用在课题提问前,加一个热身的谈话,在了解学情的同时,也是相关经验的交流与分享,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,激发问题意识。
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说:“最精湛的教学艺术,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。”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,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。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,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。新授过程中,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,提供素材,及时交流,使学生变“想问”为“敢问”,由“不问”为“好问”,从“会问”到“善问”,让源源不断的问题成为学生探究新知的不竭动力。
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路第一小学 张 萍